端午節臨近,為堅決剎住公款購買贈送粽子等節禮的不正之風,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29日推出“清廉過端午——紀檢監察機關在行動”專題,開設舉報窗口,歡迎廣大群眾對公款購買贈送粽子等節禮的不正之風進行監督。同樣在昨天,南京市紀委監察局通過官方微博“@鐘山清風”首髮端午“勸廉信”,引髮網友廣泛關註。(5月30日新華網)
  信息時代下,政務微博是一種重要的政務公開渠道,在實現政府與民眾的良性溝通上擔當著重要的角色。誠如新聞中報道的那樣,點開微博後可以看到,圖文並茂的“勸廉信”的確贏得了很多贊譽,換言之,這種既能傳播傳統文化又能提醒官員的做法得到了公眾的認可。可在這裡,筆者要給它潑一瓢涼水。
  之所以要這樣做,我們得從政務公開的基本內容說起。很多人都知道,政務公開的基本事項主要包括以下幾部分:政策法規及工作制度、監督工作、人事管理、財務支出、決策公開等。很顯然,包含在廉潔教育範疇的“勸廉信”自然不屬於政務公開的內容。因此,政務微博上就不該出現此項內容。
  說到政務微博,前幾年,其中一部分“沉睡”的、不作為的引起民眾的強烈不滿。為此,它們在各種指責聲中壽終就寢。而對於目前依然保留的大量的政務微博也未必真正做到很好地履行職責。
  那對於這樣一種政府執政的新生事物而言,究竟怎樣做才可以名正言順地存在下去呢?筆者認為,它應該把重點放下老百姓最最關心的事情上。比方說,關係民生的重大決策的建議徵集、政府機構財政支出情況以及政策法規的解讀等等。
  反觀紀委官方微博發“勸廉信”,已經有些“不務正業”了。應當說,公眾看到這樣的教育活動高不高興?不可否認,很多人心裡必定會油然而生一股強烈的正能量,感受到政府反腐的決心和毅力。然而也應該看到,有些人也可能會毫不猶豫地把這種舉動貼上“作秀”的標簽。
  《治家格言》里有這樣一句話,“善欲人知,不是真善。”同樣的道理,政府搞廉政建設是件好事情,但像“勸廉信”這樣一項小小的廉潔教育措施沒必要大張旗鼓地宣傳以達到讓公眾知曉的目的吧?要知道,回應民意的最有效措施就是多為老百姓辦實事,多為老百姓排憂解難,努力建立公平公正的社會環境。
  其實,全國很多政府機構都在建設廉政信息公開平臺,如果把這樣的教育措施放在它上面,是否會更妥當、更有針對性一些呢?
  文/王彥勝  (原標題:政務微博不該讓“勸廉信”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anjjuixpdft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