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高仁建:噴水驅趕走了流浪者凍住了城市良心
   作者:高仁建
   “每兩小時噴一次,每次20分鐘。”一位廣州市民在江灣大酒店面對珠江邊的一段騎樓下,用水桶接起噴頭噴出的免費自來水。而原先露宿在噴頭下麵的近20名露宿者就沒有這心情了,自上月底街道城管安裝水管定時噴水,大部分人已經被迫離開。街道城管、物管部門回應,這是為了美化市容,不得已而為之。(1月5日中國青年網)
   廣州城管寫字樓外裝定時噴水裝置,用噴水的方式驅趕露宿者,面對如此做法令人啼笑皆非,我們不得不質疑作為一個政府機關單位用科技含量頗高的定時噴水裝置去驅離弱勢群體用,是不是不務正業?在往深層次去想,這套設備值多少?光安裝就花費6000多元,每次要噴灑20分鐘,這些費用從那裡來?是集體研究的結果?還是那個“臨時工”的自作主張?
   城市管理者用暴力手段對付流浪者和露宿者,近年來有太多的報道,比如有在天橋和高架橋底澆築了水泥錐,有在橋洞擺滿花草,有在火車廣場安裝柵欄,也有將地下管網進行密封,為什麼不同的城市,類似的情形卻一再反覆上演?一個口口聲聲要創建文明城市,要打造宜居城市,時刻註重市容的城市,居然讓露宿者無立足之地,這種缺失人性關懷的市容建設暴露了市容管理的詬病,試想一下,文明城市的市容再美,而容不下一些邊緣群體的生存環境,這樣的城市的文明公德也大打折扣。
   政府的溫暖不是短暫的愛,應始終在路上,與弱勢群體相伴相隨。一個城市的溫度,不在於高樓大廈,經濟發達不發達,市容的光鮮,而在於內心的歸屬。流浪漢並非我國獨有的社會現象,在歐美等發達國家或地區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他們為何流浪?無非是因病、因困、因貧,甚至是被拐所致。流浪漢是客觀存在的,流浪人的存在,不是難題,而是考題。當然,流浪漢的問題是全社會必須對的管理問題,也不能把管理流浪漢的責任只往城管身上推,城管管不了財政撥款和建設住宅,需要的是政府相關部門有相關的措施。城市管理者想減少乞丐,真正要做的是化解他們的貧困,從制度上給他們兜底。筆者想,一是要加大公共財政的救助投入,將流浪漢救助保護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切實保障流浪漢安置有保障。二是在設施和人員上落實到位,區別不同情況進行個性化救助,對於不想回家或者不願意到救助站的,要有應對措施和預案。三是要大張旗鼓的鼓勵社會力量通過慈善捐助等多種方式參與救助。總之,只有將無依流浪者納入政府救助體系,才能讓他們真正擁有一個家。
   一個文明的城市,首先應該是多元的、寬容的。 “整齊劃一”不代表了城市就文明,一個寬容的城市才是真正美麗的城市。廣州城管通過定時噴水驅離露宿者來“美化市容”的方式防住了流浪漢,卻令社會寒心,作為城市的管理者,整頓市容無可厚非,不過要講究方式方法,即使對流浪漢也要有起碼的尊重,採用人性化方式解決。廣州是一個包容性很強的城市,對於流浪人員,應該出台更合理的方法措施,更需要讓弱者得到尊重和維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anjjuixpdft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